音乐学院团总支|汶川大地震十四周年

发布者:丁玉杰发布时间:2022-05-16浏览次数:29

2008512日,8.0级地震撼动汶川,此次地震共造成近7万人丧生、1.8万人失踪、37万余人受伤。这次远在汶川的恸怆,近得让每一位国人都感同身受。这是我们民族共同的患难。




而今,十四年的时间过去了,没有人轻言忘却。十四年会让呱呱坠地的婴儿成为初中生,十四年会让懵懂的少年成为风度翩翩的青年,但是这近三千个日日夜夜,却还是不足以填补记忆里96.57秒的裂痕。我们不消费苦难,但是我们必须纪念和祭奠。

纪念汶川地震,是为了感动、感谢和感恩。汶川地震是生命之痛、国家之殇,每一年的512日我们都要纪念,不是要揭开已经在愈合的伤疤,而是要铭记灾难中挺起的脊梁,是要弘扬大灾面前有大爱的精神。在那场灾难当中,我们体验到了生命的脆弱,但更见证了人性的力量,“吊瓶男孩”李阳、“最美女警”蒋敏、“敬礼娃娃”郎铮,带给了我们最深的感动;我们无法释怀生命逝去的悲伤,更不会忘记相携前行的坚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解放军在、志愿者在、国家领导人也在,“中国力量”造就的救灾奇迹,让山河落泪、让江海动容。纪念汶川地震,就要是铭记这份感动,就是要感谢和感恩灾难面前的众志成城、不抛弃亦放弃。



纪念汶川地震,是为了向坚强和重生致敬。亲人逝去的事实无法改变,但活着的人必须得向前走。在破碎的土地上,在震后的废墟上,坚强的汶川人、不低头的四川人,在全国人民的帮助下,开始了艰难但却是走向希望的重建。灾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事业实现整体性跨越,由山河破碎到废墟重生,这是从悲壮走向豪迈,是从恢复走向振兴。灾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灾后一蹶不振,汶川震区用行动证明,汶川依然高高挺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永远都震不垮。




随着时间的流逝,那场灾难渐远,我们依然在纪念和祭奠,是为了无辜的逝者,更是为了幸存的生者,我们缅怀逝去的生命,更要向坚强和重生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