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清明节除了这两大传统礼俗外还保留有一些特殊的饮食食俗:由于寒食节的冷食习俗移植到清明节,我国北方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等;而在南方地区,清明节有吃青团、艾叶粑粑、暖菇包等习俗。在闽南侨乡,每逢清明节必定做一些糕、粿和米棕,在清明节前后让家人食用。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清明节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春秋二祭,古已有之。清明节历史悠久,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结合最新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在做好各项防控措施前提下,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表达对先人的怀念之情,可通过网上祭扫、代为祭扫等方式寄托哀思。我校按市创文办关于各高校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网上祭扫活动表达了对先人英烈士的缅怀之情。
各班同学们缅怀烈士
最后希望大家积极配合好学下疫情防控工作,疫情期间尽量减少外出的机会,居家或在学校做好防控工作,过一个圆满,安康的清明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