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小知识66 “九二共识”

发布者:丁玉杰发布时间:2021-06-21浏览次数:15

 

 “九二共识”是在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在两岸事务性商谈中,就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所达成的共识。“九二”是指达成这项共识的时间是1992年。“九二共识”表明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关系不是国与国关系,也不是“一中一台”。虽然两岸选今尚未统一,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究整从未分裂。两岸同属一个国家、两岸同胞同属一个民族,这一历史事实和法理基础从未改变,也不可能改变。“九二共识”体现了一个中国原则,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前提和根本遵循。

自国民党败退台湾后,虽然海峡两岸处于隔绝对峙状态,但国共双方彼此在台湾是中国领土、中国的领土和主权不容分割、两岸是一个国家、只有一个中国而没有两个中国这些根本问题上是持共同立场的。

1987年年底,长达30多年的海峡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经贸交往、人员往来和各项交流蓬勃发展。但与此同时,民间交流也衍生出种种问题,需要两岸配合解决。19901121日,台湾当局设立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作为民间中介机构,负责与大陆方面联系,出面处理自己“不便与不能出面的两岸事务”。

为了便于与海基会联系,大陆积极筹备成立相应机构。于19911216日在北京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会)。台湾海基会和大陆海协会的相继成立,成为推进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机构,为双方重新开启正式会谈建立了一个重要平台,也为双方日后达成“一个中国”“谋求统一”的共识开启了一扇大门。

两岸就交流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接触与商谈后发现,虽然双方商谈的是事务性问题,但要顺利解决问题,一个重要的事实必须首先予以明确:两岸间的事务性问题是一个国家内部的事情,这就涉及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一个中国原则,始终是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处理台湾问题的根本原则,因此,在确定与海基会进行接触和商谈之初,大陆方面就不失时机地强调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立场,指明这是今后实现进一步商谈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和前提条件。在与台湾方面多次协商、论争后,双方确立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有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接下来就是如何表述这一共识的问题了。共识不能是各说各话,而必须是双方都能接受的。因此,海协会主张双方经过商谈,使各自的声明和表述能为对方所接受。19929月,两会秘书长在厦门会面,就一个中国原则的表述问题非正式交换意见。

经过多轮商谈,1116日,双方同意以各自口头表述的方式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海协会的口头表述要点为:“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含义。本此精神,对两岸公证书使用(或其他商谈事务)加以妥善解决。”海基会的口头表述要点为:“在海峡两岸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双方虽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但对于一个中国的涵义,认知各有不同。惟鉴于两岸民间交流日益额繁,为保障两岸人民权益,对于文书查证,应加以妥善解决。

至此,大陆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在两岸事务性南该中家各自以口头方式发连“南块两岸均整特一个中国家财”向题达股共识,这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九二共识”。

在此后的20多年里,两岸关系虽然历尽曲折,但“九二共识”始终是维护两岸互信的共同政治基础。


链接:

7年来两岸关系能够实现和平发展,关键在于双方确立了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没有这个定海神针,和平发展之舟就会遭遇惊涛骇浪,甚至彻底倾覆。

 “九二共识”经过两岸有关方面明确的授权认可,得到两岸民意广泛支持。“九二共识”之所以重要,在于它体现了一个中国原则,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它表明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关系不是国与国关系,也不是“一中一台”。虽然两岸迄今尚未统一,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从未分裂。两岸同属一个国家、两岸同胞同属一个民族,这一历史事实和法理基础从未改变,也不可能改变。

希望台湾各党派、各团体能正视“九二共识”。无论哪个党派、团体,无论其过去主张过什么,只要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意涵,我们都愿意同其交往。对任何分裂国家的行为,两岸同胞绝不会答应。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一原则问题上,我们的意志坚如磐石,态度始终如一。

--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时的讲话》(2015117)